副總編輯

今年的[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名單?

如題

因為研究用

不知今年2005年的[優秀青年詩人獎]名單為何?網路搜尋也找不到

應該在6月的端午節就公佈了......
5月22日

備受矚目的第二屆華文青年詩人獎在海南舉辦頒獎儀式

此屆獲獎的3位青年詩人分別是江非、雷平陽、北野。

    主辦此次活動的《詩刊》雜誌社常務副總編輯葉延濱

在接受採訪時用8個字形容整個評選——“瞻前顧後、如履薄冰”。

葉延濱表示

在各種評獎活動頻繁的今天

《詩刊》的評獎過程中從沒有過預謀炒作的計劃

也沒有引入商業機制來進行各種運作

“製造一個事件本身對於我們以及詩歌的評獎來說並不重要

我們做的是一個嚴肅的工作

它應該對整個中國詩壇起奠基性作用

所以我們要對詩壇負責。

這個活動必須堅持辦下去

不能像很多活動那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檢視圖片     華文青年詩人評獎活動與很多評獎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評獎過程中保證了評委立場的獨立性。

有關評委介紹了評選的操作過程:先是每年透過讀者推薦把選票最多的40位詩人納入評獎範疇

然後透過編輯部的評選

把最終入圍的10位詩人的作品交到評委手中

同時這些詩人還要把自己上一年的代表作提交給評委

由評委分別進行由1到10的排序

並分別給出評語。

最後綜合所有評委的評分

前3名為最終獲獎者。

    葉延濱解釋說

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評選過程

不開評委會

不進行集體討論

就是為了避免評委之間由於身份而產生的互相影響

同時這樣的評選會使那些個別得全票的落選

而使得那些作品有爭議的詩人有機會脫穎而出。

    詩歌評論家、首都師范大學博導吳思敬說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認為詩歌正離我們遠去

現在的詩讀不懂

認為從上世紀80年代起沒有好的詩人和作品

詩歌不景氣、不可貴、不實事求是

很多不讀詩的人都有這種看法。

他說

這兩屆的獲獎詩人卻用他們的作品讓我們看到

一個新的詩人創作群體正在涌現。

著名詩歌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謝冕說

近年來有個現象是詩人自信、讀者不滿、媒體不滿

而這些獲獎詩人的詩打消了我的疑慮

我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了21世紀詩歌的希望。

    葉延濱說

獲獎詩人都有著很不相同的社會身份

但是他們都是《詩刊》看重的青年詩人。

我們選出的這些人不是時尚詩人、熱點詩人

也不是新出爐詩人。

按照以前的慣例是“誰評獎誰挨罵”

但我們要讓這些人得到詩壇的承認、關注和肯定。

《詩刊》不會一次拿出一二十萬去重獎誰的某一首詩

我們不希望評獎的影響力隨著會議的結束而煙消雲散

而是希望也相信10年後中國詩壇的力量會因歷年的評選而壯大。

我們的評獎打造的是詩歌持久的金字招牌。

    在頒獎會上

《詩刊》表示

為了推動詩歌的發展和創作

他們計劃在國內首推“住校詩人制度”

即與國內的高校聯合推薦一位有潛力的獲獎詩人到大學校園進行學習和講學。

據透露

目前

《詩刊》正在和清華大學及首都師范大學積極協商此事。


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葉延濱,首都師范大學,詩人,詩歌,雷平陽,備受矚目,青年,吳思敬,副總編輯

作文|大綱|中英對照|推薦|小故事|寫作|投稿|排版|耽美|哲理|同志|同人文|小語|網路文學|出版|出版社|散文|心得|素養|靈感|劇本|賞析|座右銘|論文|結局|

副總編輯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70903734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sdgftreysrfh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