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編輯

”瘂弦”的資料...很急

瘂弦...他是一位作家有人知道他的資料嗎??
背景  男

原名王慶麟

出生於河南南陽

早年畢業於台灣政工幹部學校影劇系

服務於海軍。

他曾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

並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考獲碩士學位。

他曾參與創辦《創世紀》詩刊

主編《創世紀》、《詩學》、《幼獅文藝》等雜誌

曾任《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

並於東吳大學主講新文學。

風格和作品    檢視圖片弦在1952年開始創作詩歌

雖然作品不多

但詩風嚴謹

富有開拓性

常常著力於表現在普泛、庸常的生存狀態下的生命萎頓和意義的消解

帶給人震撼。

主要作品有《檢視圖片弦詩集》等。

他是個新詩作家~再高中課本~翰林版也有一課在介紹他的作品以下網址是關於瘂弦這個人的資料~還有那一課的作品介紹~作品是取自<瘂弦詩集>的其中兩篇~(乞丐)(坤伶)這個網址是那一課的投影片~有說到作者介紹~你可以參考看看~有很多資料~http://www.hshs.chc.edu.tw/tech/chi/????????/?Ĥ??Ҥ??y??ֿ?.ppt 參考資料 同上
瘂弦先生不僅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詩人

在他任台灣幾個重要的雜誌報刊

尤其是任聯合報副刊編輯的數十年內

他可說是台灣文壇副刊輝煌時期的一位領航者。

他不但樹立了別具一格的副刊風格和編輯理念

更發掘提攜了許多優秀的作家

也是海內外文學交流的好推手。

他關懷海內外華文文學的發展

也掌握了世界文學潮流的動脈

只要是世界文壇任何重要的訊息

包括每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聯副都能以最快的速度

最大的篇幅作最詳細的報導和採訪介紹。

是詩人

是編輯

瘂弦先生在世界華文文壇都留下了一定和深遠的影響。

從1966年停止創作迄今

瘂弦已超過30年未曾有過新作

新詩的研究者大多已將他丟入詩史的長河中

少再提及。

對於一個已然停筆的「現代詩人」

於今重看其詩作

意義何在

是首要的思考。

歷來對一個詩人的定位

不外乎從詩史與詩作的尺度衡量。

以詩史的角度看

許多優秀的詩人

可能並不重要;而若純就詩作的角度而言

許多重要的詩人又可能並不怎麼優秀。

一個真正「重要又優秀」的詩人

經常是那些能以個人的詩觀對詩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並且能以一己詩作的質與量

卓然成家而影響於後來的詩人(沈奇

1994a:82)

而在現代詩史中

瘂弦無疑是優秀且重要的。

在短短15年的創作史中[1]

洪範版《瘂弦詩集》(瘂弦

1981a)可說是他作品最完善的輯本。

書前除有〈自序〉

誠摯的剖析他寫詩的心路歷程外

並有序詩〈剖〉一首;而書後附有王夢鷗〈寫在瘂弦詩稿後面〉、葉珊〈深淵後記〉二文

及題目索引

並同時輯錄原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出版的英文詩集《鹽—瘂弦詩選》(Salt)。

張默就曾指出本書「是詩人創作以來自編自選體例最為完備的定本」(張默

1997:112)。

誠如瘂弦對這本詩集的自許:「選入的都是我認為可傳的

沒選入的都是我認為可恥的」(瘂弦

1981a:321)

因此

毫無疑議的

探究瘂弦的詩作

這本書是不二的選擇。

綜觀這本詩集所收錄的88首詩作

既不同於商禽超離社會現實

以荒誕反映人生;也不像洛夫那樣專注於內心世界的探索(劉登翰

1991:82)。

他一方面對現代城市文明的變遷表達焦慮

在人生、生活、生死的存在深淵中苦索

充分展現出五、六十年代詩歌現代主義的時代樣貌;但另一方面又肯定文學的社會意義(瘂弦

1981b:25)

在以「搜集不幸」為詩人全部工作的認知下(瘂弦

1981b:49)

關切卑微的小人物

傾訴深沉的同情

流露悲天憫人的泛愛襟懷

鮮明地張揚現實主義的精神。

這兩種本質上不易融合(甚或經常對立)的創作精神

在他冷凝嘲諷的筆觸

及甜美自足的語言下

獲得了適當的調和。

加以他擅長以富含戲劇性的故事情節靈動想像空間

在濃縮的龐大歷史情境中營造滄涼的美感

也讓他的詩作呈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

而偶爾的超現實所營造的驚奇意象

更似特寫般

在這本詩集中處處開綻令人難忘的火花。

五、六十年代的台灣詩壇

不論詩人的心靈思想

詩作的主題、內容

甚或語言與形式

均飽受現代主義的洗禮。

期間所引發對於「橫的移植/縱的繼承」、「現代/傳統(古典)」、「抒情/知性」、「晦澀/明朗」等等的論戰

基本上都可看成是詩人在迎/拒當時詩歌現代主義洪流時所表達的思索與焦慮。

瘂弦雖未直接縱身參與此類的論戰

但從1960年先後發表在《創世紀》第14、15期中的〈現代詩短札〉(瘂弦

1981b:45-65)

到1970年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選時所作〈現代詩的省思〉(瘂弦

1981b:3-43)

乃至1999年編選《天下詩選》所作〈新詩這座殿堂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從史的回顧到美的巡禮〉(瘂弦

1999:97-111)等篇章中

均可見到他對這些問題的反思、追索和釐清。

但這些對「詩」文類的本質討論並非本文的重點

我所關注的是:瘂弦詩作中所呈現的現代主義底色

及其對現實、存在的感知、嘲諷與苦索。

這也是《瘂弦詩集》中所流露的總體樣貌之一。

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特色之一

乃在於對科技、工業、消費等文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深刻的反思

並思索人的存在與意義

從而表現出或消極悲觀、或偏激革命、或積極尋覓出路的多種面向。

而其表現手法則經常通過否定的形式來揭示現實

偏好以強烈的質疑

辛辣的批判

或冷嘲熱諷的形式來否定一切

顛覆傳統。

這股思潮對台灣五、六十年代詩壇的影響

基本上可歸納為兩大範疇

其一是存在主義思潮籠罩下的人生思考

其二則是詩的表現手法

如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等。

就前者而言

對文明所展演的客觀現實有所感知(甚或批判)

對個體生命存在意義的探索

或許本來就是詩人創作靈思的重要泉源。

加以五、六十年代的台灣

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

恰好更助長了存在主義的風行。

在瘂弦的詩作中

雖未見他明確標舉存在主義的口號

但他對現實生活所表現的一貫疏冷與失落

對存在意義的一再追索

卻正是這股思潮的具體展現。


瘂弦詩集,瘂弦 如歌的行板,瘂弦 鹽,瘂弦 上校,瘂弦 乞丐,瘂弦 坤伶,瘂弦 如歌的行版,瘂弦作品,瘂弦 深淵,瘂弦 流星瘂弦,美國愛荷華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王慶麟,A4,資料,作家 有人,東吳大學,EF,幼獅文藝

橘子|哈姆雷特|侯文詠|三毛|張小嫻|柯南道爾|村上春樹|泰戈爾|王文華|張大春|戴晨志|金庸|蔡智恆|左晴雯|徐志摩|吳淡如|丹.布朗|柏拉圖|瓊瑤|席娟|幾米|張愛玲|李昂|莎士比亞|蘇格拉底|九把刀|

副總編輯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0920885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sdgftreysrfh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